教研頻道2021-2022學年第八期
202204
福州第十八中學
教科室
新課標,“新”在哪里?——初中語、數、英新方案新課標(2022)解讀
新課標,“新”在哪里?——新課標(2022版)解讀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學科的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為本,依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培養要求,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相較2011版課程標準,“新課標”有哪些變化?不同學科、不同學段如何精準領會課標理念?“新課標”相關要求如何在日常教學教研活動中得到細化落實?第一時間,成都市教科院組織學科專家對“新課標”進行了解讀。初中語文、數學、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初中語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稱“新課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2011版課程標準基礎上,堅持目標導向,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導向,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讀“新課標”,我們需要重點關注“新課標”的如下特點:
強化素養導向。語文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靶抡n標”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2.聚焦學習任務。“新課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了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發展型學習任務群、拓展型學習任務群這三大不同層面的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群。同時,學習任務群的安排注重整體規劃,根據學段特征,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
3.關注學習情境。“新課標”明確提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的,以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語文學科需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4.注重質量標準。相較2011版課程標準,“新課標”增加了“學業質量”的相關內容。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語文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征的整體刻畫。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四個學段的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之間相互銜接,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進階,為核心素養評價提供基本依據。初中數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稱“新課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核心素養。使學生逐步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簡稱“三會”)。
新課標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明確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明確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階段的主要表現為: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2.更新義務教育學段劃分。義務教育數學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為四個學段。其中,“六三”學制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第四學段(7-9年級)。
3.優化課程內容組織形式。更新了課程內容,新增“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強調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的關聯,探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注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層次性和多樣性。
4.研制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依據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5.注重內容核心素養關聯。要求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的關系,要整體把握內容與相應核心素養的關聯,重視單元整體教學,強化情景設計,加強綜合與實踐,學科內外融合等。
6.增加學業考試規范要求。強調評價方式多元化,明確數學考試命題堅持素養立意,凸顯育人導向和核心素養導向,強調命題規劃及試題命制的標準化建設,建立數學試題監測與評估體系。
7.建構教研培訓系統設計。強調區域教研應重視頂層設計,校本教研應建構常態化教研共同體,創新教研方式,教師培訓應著眼新理念,強化整體性,突出關鍵點,注重實踐性,采取多樣化培訓方式。
8.發揮教學評價導向作用。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特別指出在教學評價時要基于核心素養轉變評價方式,比如要從概念記憶轉變到概念理解,要從幾何證明轉變到幾何證明+代數證明,要從回答問題轉變到提出問題等,均是要與對應的數學核心素養匹配。
初中英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啟了義務教育學段英語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新征程。
義教課標遵循英語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在傳承的基礎上,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創新:
明確新時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性質和理念。在保留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礎上,提出了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等新要求。
第二,提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培養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與交流能力的育人要求。
第三,依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制與英語學科育人本質和英語課程育人功能相吻合的、與普通高中相銜接的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
第四,提出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程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構成。將其稱為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而非四個核心素養,是強調融合、滲透、互動、協調發展的關系。
第五,建立按照英語能力發展進階的九年義務教育英語分級體系。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差異,充分考慮學習起點、學習時限以及學習條件的不同,建立循序漸進、可持續發展的義務教育英語分級體系。
第六,以單元為基本載體,以促進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要素整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實踐性、成長性、綜合性等特征為基本要求的英語課程內容。
第七,創新教學方式,實踐學習活動觀。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融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發展為一體的、相互關聯的、循環遞進的學習活動。
第八,提出學業質量標準,強化“教—學—評”一體化。新增了學業質量描述和學業質量標準;倡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素養導向的評價體系。
第九,提高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的質量。增加了“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從學校、教師和教研員三個層面提出建議,體現了教研工作和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性。